打造生態區域、建設正能量學校、啟動城市農業項目……地方政府該如何確保建設可持續城市的宏大目標得以實現?答案是,滿足這項專門為地方政府設計的新的自愿性管理標準。
縱觀世界,城鎮議員都在努力支持自身所在社區的發展、提升社區的吸引力,使它們在滿足當前及未來居民期待的同時變得更為環保、更加節能或占據更少的郊區空間。總而言之,就是要在城鎮化不斷發展及氣候變化的條件下,使他們的城鎮更具可持續性,這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因為需要考慮的因素日益增多,且常常互相矛盾。
就此而言,自愿性標準是最具價值的。這些標準為有序組織提供了指導。可持續城市是法國標準化新策略的首要任務之一。因此,ISO 37101管理標準于2016年向各地方政府發布。不管是村莊還是大都市,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各種規模的地方政府都可采用這項普適性極強的高水平標準。該項標準是為地方議員及其政府以及所有相關的當地人士與公司(比如房地產開發商)制定,與ISO 37120標準(2018年11月發布)互為補充,其中,ISO 37120標準列出了“用于控制與評估城市服務水平及生活質量的指標”。
一、ISO 37104標準:城市可持續發展實施指南
當前,上述兩項標準是根據用戶家庭實際情況而實施,從而更便于標準的實施。新的標準ISO 37104與ISO 37122分別于2019年4月和8月發布,最先的獲益者便是地方公共機構。第一項標準的標題十分明確,即《ISO 37101標準在地方上的實施指南》。“這一實施指南邀請地方政府更加密切地合作,以實現共同的目標,” 艾蒂安?卡勞(Etienne Cailleau)解釋道。他幫助該領域的法國專家與法國標準化協會(AFNOR)一起制定了該項標準。
ISO 37122標準列出了針對智慧城市的指標,從而對ISO 37120標準作了補充。這兩項標準主要利用了科技領域的數據(計算機數量、高校畢業生數量、智能電表數量,等等)。
二、提出正確的問題
為了制定ISO 37104標準,并盡可能緊密地將其與法國地方政府面臨的各種憂慮結合起來,ISO 37101便成為了多個大型案例研究的對象,這些研究是在法國生態轉型部的支持下開展的,包括:巴黎農耕計劃、半島區(格勒諾布爾)、農城之心(塞納河馬恩省的蒙泰夫蘭)與夢想都市風光(塞納-圣但尼省的平原公社)。AFNOR有關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與地區的委員會的部長級顧問及主席克里斯蒂安?列維(Christian Lévy)評價道:“這是一種能使你提出正確問題的常識法。”
通過6個目標及12個專業領域之間的相互參照,ISO 37104標準促使利益相關方對其項目以及項目潛在影響產生質疑。這一質疑過程往往會形成利益相關方之前并未自發考慮過的主題或合作關系。巴黎農耕計劃正是如此,該計劃旨在為法國首都創造100公頃的綠色屋頂,其中有30公頃是用于城市農耕。克里斯蒂安(Christian)解釋道:“分析網促使他們解決健康問題,而他們在之前并未自發考慮到這一點。正是通過這一過程,他們產生了邀請藥用植物生產公司參與該計劃的想法。”
三、持續的改進過程
法國風險、環境、流動性與發展研究分析中心Cerema國際工作組協調者兼可持續城市項目組長奧羅爾?坎比恩(Aurore Cambien)堅稱:“最重要的是,ISO 37104標準指明了使項目獲得成功的道路。它通過5個主要階段指引著參與者。”這一切都始于地方政府表現出的政治抱負(1),比如在2040年之前使他們的社區實現零碳審核。其次是初步診斷(2)。再次則是戰略的制定以及首要目標的確定(3),從而可以形成具體行動方案(4)。最后一個階段則是測量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項結果(5),以便在持續的改進過程中改變戰略或行動計劃。奧羅爾(Aurore Cambien)指出:“試驗表明,這些標準能使地方政府更為高效地實現他們自己所制定的主要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法國政府大力支持其國家愿景的實現——在國際舞臺及歐洲舞臺上形成可持續城市。因此,ISO 37101標準及后續的標準目前已通過信息部門與國內運營商在各地方政府廣泛傳播。在國家投標及利益表達訴求中,這些標準也頻繁被提及。同時,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TC268技術委員會也計劃發布這2項實施指南,以繼續推動ISO 37101標準的應用。第一項實施指南是針對建筑行業的私營企業而制定,預計在兩年內發布。第二項實施指南預計于一年后發布,主要針對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區。
——來源:中國標準信息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