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多年以來,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譬如QS-9000、VDA6.1和自2016年10月1日IATF發布了IATF16949:2016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以來,都十分強調核心工具的應用。這些核心工具按照使用時機先后其順序應為: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潛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測量系統分析(MSA)、統計過程控制(SPC)、生產件批準程序(PPAP)。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接受這些工具并且努力學習應用它們。但是據鴻安德龍所知,還是有相當多的企業只是在那里填表格,做紙面上的工作,甚至做文字游戲,擺樣子,其目的是為了通過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審核。
但這樣只做表面功夫的話不可能達到原本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所能給企業帶來真正的商業利益。而且能否有效應用核心工具,鴻安德龍認為已經成為評價一位汽車產品設計工程師、工藝工程師、質量管理人員是否稱職的評價依據之一。
那IATF16949 2016五大核心工具所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呢?
鴻安德龍認為是:幫助企業確保滿足顧客的要求這一點。
舉例,當我們通過MSA確信具有了具備能力的測量系統之后,我們應該進一步考慮、驗證我們的加工、制造過程是否具備能力、而且是否穩定。我們將采用SPC對一些關鍵的參數(我們通常稱之為特殊特性),進行評價。
從理想上來說,我們希望過程的變差與技術公差(技術規范)相比越小越好,而且過程的變差應集中于過程的標準值(中心值)。
汽車行業是通過Ppk和Cpk,來評定過程能力的。通過計算過程能力,幫助企業和汽車主機廠顧客來共同預測符合規定技術公差范圍要求的產品數量。例如,如果過程能力指數是“1”,則該加工、制造過程每百萬件將會產生2700件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即2700ppm;這在汽車行業是不可以接受的。許多汽車主機廠要求供應商過程能力指數要達到“2.0”,這樣的過程結果,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將大概低于1ppm。
第一批產品試生產出來后,汽車主機廠會要求供應商提交PPAP,在生產件批準程序中規定了通常使用的表格。該生產件批準過程,要求供應商搜集所有的數據和資料,向汽車主機廠顧客說明:我們的加工、制造過程能夠生產 出符合他們要求的產品。生產件批準通常提供18種相關的數據、資料和實
在實施產品和過程發生變化的時候,首先應該進行風險評價,然后再對過去形成的過程文件進行適當的更新。同樣,這也可應用于當發生內部或者外部對產品和服務的投訴、抱怨時候。
鴻安德龍在這里舉個例子,如果發生顧客的投訴和抱怨,FMEA文件就應該被評審,看看是否這個潛在的失效模式已經被識別了出來,而且,所規定的控制措施和方法是否真正被落實并實現了。
總之,成功有效的應用好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將引導組織達到持續改進、缺陷預防、減少變差和浪費的目標。與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應用有關的人員,不僅僅需要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應用的培訓,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應用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會使企業受益的信心。
當然,同時也需要企業的最高管理者提出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應用的要求并且為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的應用提供資源。
大家一定要明白,僅僅填表格不是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的真正應用,也不會給企業帶來任何利益。要想真正體會到IATF16949五大核心工具的用處,必須要好好學習并融會貫通才可以。
北京鴻安德龍集團有限公司,專業從事IATF16949、GJB9001B-2009、ISO9001/14000/45001、VDA系列、CQI系列、大眾Formel-Q、QSB+、通用BIQS、福特Q1相關體系咨詢培訓工作,公司適用專屬顧問一站式服務,從初期需求溝通到培訓實施到后期回訪,專屬顧問一站服務到底。